在當涂大公圩鄉(xiāng)村,有一種被稱之為“歡團”的糖食,是家家戶戶春節(jié)期間的必備食品,寓意為“歡天喜地團團圓圓”。
春節(jié)前夕,在當涂大公圩年貨節(jié)上,石橋鎮(zhèn)濟南村村民丁太龍和周福明正在現(xiàn)場制作歡團?!皻g團是用炒熟的糯米和糖稀搓成的一種米團,過去做歡團一般在臘月初十以后。做遲了,年前還有很多事要做怕來不及;早了,怕被饞嘴的孩子們吃完了?!倍√堈f。
69歲的丁太龍從年輕時就跟村里老師傅學做糖食,他介紹說,做歡團有很多道工序,首先要選上好的糯米,放在木桶里蒸熟后,倒在竹匾里陰干、晾脆,再放進大鍋里用鐵砂炒。
炒米之前,先把鐵砂放到大鍋里加熱,一直要等到鐵砂燙到不能用手挨的時候才能把米放進去,用木鏟不停地翻動,遇到滾燙的鐵砂,米粒很快就會膨脹開來,米的顏色也變成一種焦黃。
這時再把糖稀放到鍋里加熱,將糖稀和于炒熟烘干膨化后的炒米里,在熱鍋里攪拌均勻,趁軟時舀出,團在手中,搓成比乒乓球大的正圓形炒米團。
搓上七八個圓球之后,再快速將其一字排開放到削好的毛竹片槽里,用兩片毛竹槽上下一夾,左右快速搓動,一個個渾圓飽滿的歡團就初步成型。
待到冷卻,一個個團團圓圓、白白胖胖、潤潤滑滑的歡團便從竹片槽里歡快地“蹦”到人們的面前。逢到做喜事,還可以在上面點上可以食用的紅點或綠點。
過去還有一個風俗即“拋歡團”,歡團完全成型后拋起來,寓意把幸福美滿、歡樂團圓拋灑開去,希望父老鄉(xiāng)親都能歡歡喜喜、團團圓圓過新年。拋完還得再吃上一個,寓意著新的一年里幸福生活一定比蜜甜。
文圖/記者 王文生 通訊員 馮仕平
[編輯:
邵國權
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