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,全過程人民民主制度更加健全,基本建成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。”黨的二十大報告中的“法治”關鍵詞,標注了2035年我國法治建設的遠景“坐標”。
在現代社會的文明肌體中,規(guī)則就是筋和骨。只有筋骨強,社會結構才堅實,發(fā)展基石才穩(wěn)固,人民群眾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才牢靠可持續(xù)。日益跑出加速“節(jié)拍”的安徽,不僅把注意力聚焦到強經濟、抓創(chuàng)新、促發(fā)展、惠民生等根本領域,對法治建設也同樣傾注心血和力量。
法治起航,尤須理念先行。無論是“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樂業(yè)”的民本情懷,還是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(huán)境”的市場之策……這些年的安徽,把法治建設擺在更高的格局和視野中來推動和實施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“告官不見官”現象,安徽強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,實現全省各市及省直單位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%,不僅讓老百姓告官能見官,而且官員出庭又出聲。聚焦打造一流營商環(huán)境,全省上下將法治化市場建設作為“一把手”工程來抓,對壟斷經營、非法經營、強攬工程等破壞市場經濟秩序違法犯罪行為“零容忍”,露頭就打、窮追猛打,讓千千萬萬來皖投資興業(yè),扎根江淮的企業(yè)放心、安心、寬心。
我們透過一項項法治建設的江淮行動,一件件維護公平正義的鮮活案例,更加深切感受到步履鏗鏘的法治安徽建設步伐,望見法治政府建設取得的突破性成就。今日之江淮,嚴格執(zhí)法、公正司法、全民守法在這片活力沃土上蔚然成風。文明、理性,正成為江淮的鮮明底色。時至今日,法治不僅是一種社會信仰,也是一種生活剛需,構成了江淮兒女美好生活的一部分。
法治建設綿綿用力,法治安徽氤氳著7000萬江淮兒女最大的安全感。法治接力“續(xù)航”,來之不易的幸福才更可持續(xù)。在法治建設的“國家圖騰”中打量法治安徽圖景,一張更大的法治安徽建設藍圖躍然紙上——到2025年,法治建設走在全國前列;到2035年,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。分時段、分步驟的兩大目標,不僅確立了法治安徽建設的預期,更立起了江淮走向全國“第一方陣”的雄心壯志。
緣何?在現代化“賽道”上愈發(fā)跑出“節(jié)拍”的江淮如此重視法治建設,既定目標,又爭“上游”?
因為,在安徽施政的“字典”里,法治建設是固根本、穩(wěn)預期、利長遠的關鍵,關系著地方長治久安、民生福祉,關系著國家大局和長遠未來。如同抓繁榮車道上“逆行者”一樣,只有相向而行,才能暢達四方、路致遠方。
一方面,安徽經濟“家底”愈發(fā)厚實,市場主體不斷擴容,改革“破冰”之旅持續(xù)延伸,科創(chuàng)新軍不斷向世界前沿挺進,隨之帶來的權益保障、產權保護、市場開發(fā)等需要更強的法治護航,為經濟社會發(fā)展強筋壯骨;另一方面,隨著人民群眾生活品質的不斷提升,法治理念深入人心,法治服務迫切需要向基層延伸、向“最后一公里”打通。由此可見,法治建設不僅是強省之基,更是江淮兒女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內涵之一。
法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,不是一蹴而就,更需要抓持久、抓長遠的毅力和耐力。黨的二十大報告對法治中國建設重點布局,強調要堅持依法治國、依法執(zhí)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進,堅持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一體建設。答好法治建設的這道“國家命題”,安徽從建設更高水平法治安徽、平安安徽兩個重點著力,深蘊其中的法治保障制度建設、司法體制綜合配套深化改革、“法治為民辦實事”等一系列“真招實策”,都不啻為全省上下推動“江淮號”航船在法治軌道上行穩(wěn)致遠的重要動力引擎。
文明其表,制度其里。新的征程上,穩(wěn)馭“江淮航船”,必先助推法治“提速”。在法治安徽、平安安徽建設的進程中,我們每個人既是時光的見證著,更是不可或缺的參與者、維護者、實施者。只有大家彼此關切且彼此成就,今日來之不易的江淮幸福才更加牢靠、更可持續(xù)。